勞工貸款 卡債更生 青年首次購屋 勞工貸款 青年首次購屋
檢視相片
(圖片來源:iStockphoto)

這陣子跟幾個女性朋友聊天。跟這些彼此不相識、生活圈迥異的女性朋友,我們居然都聊起了同一個話題:孩子。

要想跟我這樣一個單身未婚沒小孩的女人聊孩子,幾乎是不可能。事實上,沒有生孩子的女人,最怕跟所謂的「母親」們一起聚會。母親們聚在一起,不管她們平時是不是有交集,都可以熱烈並沒完沒了、旁若無人地討論起自己的孩子:孩子去哪裡上鋼琴班,孩子過敏要怎麼改善,那裡有團購可以搶到便宜好貨,孩子東,孩子西,兩個母親湊在一起,孩子就可以聊一輩子,不管身旁的人有沒有孩子、喜不喜歡孩子,他們可以無視這些人的處境。

而且,母親愛孩子不就是一件天經地義的事情嘛!所以,旁人就算聽到白眼翻到南半球,或是無聊到已經喝掉了兩杯咖啡,都不能阻止媽媽們討論孩子。如果沒有孩子的人在這時提出:「我覺得妳們討論的事情跟我沒啥關係,我先走了!」那母親們可能會說:「唉唷,你也可以了解一下啊!幹嘛要這麼排斥?」好像女人不能不愛孩子,不愛孩子的女人是異類。

怎麼說,台灣是個很自由的地方,未婚的女人可以大聲說:「我不喜歡小孩!」(然後伴隨而來的回答常是「等妳有了孩子就知道」)但一旦女人有了孩子,似乎「愛孩子」這件事情,就完全是母親的責任,母親在擁有孩子之後,母愛就必須是女人的天性,因此照顧孩子,以及任何跟孩子有關的大小事,似乎理所當然要交給母親。男人帶小孩世界就把他捧上天,說他是顧家愛子的好男人;女人帶小孩天經地義,女人不是最有母愛的嗎?

檢視相片
奇蹟男孩劇照,甲上提供

我身邊的幾個朋友,晚婚晚生的小孩未滿周歲,早婚早生的,有的小孩已經上了國中。其中當然大部分都是孩童狂熱份子,以身為母親為傲,但這也讓其中幾位有話想說的母親,變得更加沈默,甚至乾脆也偽裝成母愛爆表的母親,加入那些狂熱份子的行列。

她們不是不愛自己的孩子,她們很愛,因為打從孩子在她身體裡的那一刻,她就能體會到自己與孩子血濃於水的感受,那是只有貢獻精子的父親很難體會的,畢竟在孕育孩子的那一刻起,孩子是跟她流的是一樣的血,吃的是一樣的東西,或許母親部分的靈魂,在這時候也分享了給他,所以母子之間的確難以切割。

但這樣的愛不妨礙她們對自己人生命運的感慨,通常是因為,另一半並沒有辦法分擔照顧孩子的責任,吃喝拉撒都必須由妻子處理,老公就是負責跟孩子玩;或者,一開始這些媽媽的確也是狂熱地愛著自己的孩子,不過幾年過去,她赫然發現,自己需然把所有的生命都奉獻給了孩子,自己變得空虛,而陷入憂鬱;或是,妻子在擁有孩子之前,有自己穩健的事業與理想,卻為了孩子必須放棄、或是中斷自己所努力的一切。

總之,女人的人生被孩子給改變了,但這並不是她們期望的改變,而她們很清楚,這樣的改變,可能會造成她們的遺憾。

看到這裡,妳可能會不屑地說:「都生了還說這種話?那幹嘛還要生呢?」或是用鼓勵的口吻:「這就是母親偉大的地方啊!母親能夠為孩子犧牲一切。」

女人生孩子,有沒有受到其他壓力?為什麼犧牲的人不能是父親?改變的人,為什麼不能是父親?只因為「母愛最偉大」嗎?那父愛能不能也這樣偉大呢?

這陣子相當受歡迎的一部電影《奇蹟男孩》就出現了一名相當偉大的母親。茱莉亞羅勃茲所飾演的母親,為了天生面部畸形的兒子,而放棄碩士學業,在家裡為孩子家教,直到孩子上了中學,學業穩定之後,母親這才有機會重拾碩士論文,繼續自己的夢想。

檢視相片

奇蹟男孩劇照,甲上提供

這部電影相當勵志流暢,口碑鼎沸,感動最深的,就是那些身為母親的觀眾。不僅是因為母親的犧牲,故事裡的母親對子女的關切至深,如果爸爸是一家的經濟支柱,媽媽就是一家的精神支柱。這位母親,就是典型的「母愛最偉大」代表,大到可以犧牲自己,完成養育子女大業,並且毫不後悔。

看這部電影時,不知道有沒有人跟我想到同一件事:為什麼是母親犧牲,而不是父親呢?

檢視相片

奇蹟男孩劇照,甲上提供

我必須說,《奇蹟男孩》整個故事設定,簡直像一個烏托邦。母親在故事裡可以「犧牲自己」,但我們也必須看一下父親在家庭裡所扮演的角色:父親主要的任務,是賺錢養家,但他並沒有推卸自己的教養責任,子女有問題,他會予以協助,支持孩子。工作賺錢養家很辛苦,但他不是那種「老子每天賺錢很辛苦了,下了班難道不能休息一下嗎」的父親。或許因為如此,母親的犧牲不會變得相對痛苦,或許父親也有所犧牲,只是我們並沒看見。而且,最重要的是,至少故事裡,丈夫從來沒有阻止過妻子追求夢想,甚至鼓勵妻子應該繼續。因此,這個「犧牲」,應該是母親自己的選擇,並不是任何社會性的半強迫所造成的結果。

而你可以想像,這樣的孩子如果出生在其他的家庭,可能會有什麼樣的改變?母親一個人扛下所有養育孩子的擔子,甚至要是在華人世界裡,可能還得擔負起「把小孩子生壞」的責任,搞不好會被掃地出門。

最近在看一本書,叫做「後悔當媽媽」,作者訪問了許多女性,其中不乏已經當了祖母的女性,她們卻說自己後悔當了母親。她們生孩子,常常並不是因為百分百自願,而是因為「時間到了好像就該生」,或是「不生孩子好像會很怪」,甚至是為了鞏固家庭而生了孩子這種半強迫的社會性決定,而也因為社會對女性的觀點,讓她們不敢說出心中最真實的想法,只能繼續符合社會期待,好好當個「母親」。

我們高唱著「母親真偉大」,卻沒有同等的歌謠來歌頌父親,於是很多人認為,生孩子是女人的義務,愛孩子是女人的天性,養孩子則是女人的責任。母親真偉大,但有人問過這些「母親」,如果可以重頭來過,妳想要「偉大」還是「走自己想走的路」嗎?

如果是自己的決定,那或許母親們就能跟《奇蹟男孩》裡的茱莉亞羅勃茲一樣幸福。

只是,是不是自己的決定,常常也是很難說清楚的。

檢視相片


___________
Yahoo奇摩新聞歡迎您投稿!對於這個社會大小事有話想說?歡迎各界好手來發聲!用文字表達你的觀點。投稿去—–>https://goo.gl/iy5TCA

 

 

 

 



文章來自: https://tw.news.yahoo.com/%E3%80%90yahoo%E8%AB%96%E5%A3%87%EF%BC%8F%E5%8A%89%E5%87%B1%E8%A5%BF%E3%80卡債整合 轉貸

借錢 二胎車貸 汽車貸款

增貸 債務協商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bethr667h6ft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